建筑新方針劍指何方
2016/3/25 9:54:19 點擊:
當前,一些國內城市的建筑貪大、媚洋、求怪,缺乏特色且文化傳承堪憂,由此引發的城市跟風攀比、建筑師指導思想混亂更埋下多重隱患。2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意見》)正式發布,并針對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,明確了城市規劃定位,提出了城市規劃的總體目標,為我國“十三五”乃至更長時間城市發展勾畫出清晰的“路線圖”。作為時隔37年重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配套文件,《若干意見》更是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的“適用、經濟、綠色、美觀”建筑方針,為厘清設計思想、正本清源指明方向。“文件為近年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建筑外形而犧牲功能、過度追求炫耀而混亂文化取向敲響了警鐘!敝袊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說。建筑方針一脈相承2000年前,維特魯威在《建筑十書》中提出“實用、堅固、美觀”的建筑原則,成為建筑經典思想,至今仍啟迪著世界的建筑學人。1956年,國務院下發《關于加強設計工作的決定》,明確提出“在民用建筑的設計中,必須全面掌握適用、經濟、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原則”。1986年,原建設部總結以往建設的實踐經驗,制定了新的建筑技術政策,指出建筑業的主要任務是“全面貫徹適用、安全、經濟、美觀”的方針。“與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建筑方針相比較,新方針去掉了‘在可能的條件下注意美觀’的修飾語,增加了‘綠色’一詞,強調城市建設對環境的保護、宜居和重視節能,把城市建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,這是我們幾十年來建設總結出來的教訓,因而更適合于當前國情!鄙虾J薪ㄖ䦟W會理事長曹嘉明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在經濟短缺時代,美觀不僅放在第三位,而且只是在“可能的條件下”注意“美觀”。即使藝術價值在今天已被充分重視和關注,但建筑有其使用功能的特殊性,無論何時,“適用”仍是第一位的,不顧功能的“奇奇怪怪”建筑過于追求“視覺效果”,違反結構科學原理,“這種浪費錢財的做法在任何時代和社會都必然被唾棄!薄“我國的建筑方針對建筑最基本要素做了最簡單的概括。這一方針既講了目的,又講了手段,是建筑創作的指導思想。時至今日,中國的建筑方針仍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話題!睒I內建筑師坦言,正是在這些方針指導下,中國出現了一批適用、經濟而又美觀的建筑。但是,隨著我國出現前所未有的建設高潮,加上國外各種建筑思潮的涌人,既定的建筑方針逐漸被人遺忘,甚至被認為是束縛建筑創作的條條框框而加以摒棄,一些盲目追求大氣魄、高標準、新奇特,不合國情、違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漸多了起來。“讀到‘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觀形象’時,我想起的是美國新古典建筑鼻祖羅伯特·斯特恩親口說出的名言:‘那些張牙舞爪的建筑,只能娛樂你五秒鐘’!本W友劉德科對《若干意見》表達了上述看法。事實上,近年來各地之所以出現不少“大洋怪”建筑,與地方領導片面追求地標性建筑也有關!暗貥诵越ㄖ艹蔀槌鞘小,帶動外來投資以及實力企業的進駐,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。而高度不斷刷新的原因,則是地方政府希望借助‘第一高樓’提升區域知名度!睒I內專家稱。建筑師地位有望強化《若干意見》提出:堅持開放發展理念,完善建筑設計招投標決策機制,規范決策行為,提高決策透明度和科學性。進一步培育和規范建筑設計市場,依法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和清出。為建筑設計院和建筑師事務所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,鼓勵國內外建筑設計企業充分競爭,使優秀作品脫穎而出。培養既有國際視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師隊伍,進一步明確建筑師的權利和責任,提高建筑師的地位。倡導開展建筑評論,促進建筑設計理念的交融和升華。“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建筑師地位問題。按照國際慣例,建筑師由于在工程設計中的特殊地位,決定了其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主導地位,并對其設計的工程項目負責,這是‘責、權、利’的充分體現!睘榇,曹嘉明強調,應糾正目前“建筑師”話語權喪失、淪為“畫圖匠”的尷尬局面。同時,建筑師要有更高的專業能力,改變對工程項目責任模糊的現狀,保證從設計到施工的完整度。“建筑‘八字方針’可以讓各級領導干部尊重建筑設計規律,不再好大喜功!蹦辰ㄖ䦷煴硎,地方建設標志性建筑,大都是當地主政者想讓民眾知道這個建筑是誰在任拍板建造的,讓人對這個城市留下深刻印象。但是這些行為中又隱含著很多官員個人愛好的成分,他們常常把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認為好的建筑拿來模仿、抄襲、復制,或者是用貪大求洋、媚俗怪異來吸引民眾的眼球,以至于觸及到公眾審美底線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“此外,一些建筑設計公司為了在設計競爭中取勝,千方百計迎合當地主要領導的喜好。他們不是把功夫用在設計上,而是花在打通各種關節上。這也形成了該領域的腐敗土壤!边@位建筑師說。“‘建筑師負責制’將成為建筑業管理的‘頂層設計’,這也將成為下一階段的突破口和工作重點!辈芗蚊髡J為。讀到‘鼓勵國內外建筑設計企業充分競爭’時,我想到了程泰寧院士的感嘆:這位已經年逾八十仍在認真畫圖的建筑師,在競標政府的公共項目時,竟然被要求必須借用外國建筑事務所的名義才能參與,即使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,也只能接受如此屈辱的方式。他不是要謝絕老外,他要的只是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!睂Υ,劉德科同樣直言不諱。“秋褲樓”、“元寶樓”……現在很多建筑得了不光彩的別名。但在楊保軍看來,建筑是八大藝術門類之一,理應倡導開展正確的建筑評論!帮@然,除了起外號,社會輿論還可以做得更多!
- 上一篇: 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亮度值確定方法研究
- 下一篇: 江漢七橋規劃公示 位于古田橋與知音橋之間